从17年9月开始拖到现在……这个计划下的pcb终于完成了orz
下面简单说说这个版本的制作过程……献丑了
大概是第一次画拼板的pcb,因为按最开始的设计,前边放管子后边放控制电路,整个板做出来之后就会变得很长很难看。最后思考了一下改成了双层结构,pcb3d效果如图
可以看到,上层板包含了五个指示灯三个按钮和管子本身,管子正下方是4片K155ID1(K155ИД1),俄罗斯产的bcd码直驱辉光管译码器,与美国产的SN74141N可以直接互换。下边附带对应的真值表和原理图
后边是单片机,DS3231,辉光管的小数点控制部分和升压模块,第一版采用的升压模块体积太大,外加作者停产,第二版中也做了更换。小数点控制部分由74HC138和ULN2803组成。ULN2803是达林顿管阵列,手册显示耐压值是80V,但是很神奇的能用在辉光管上……
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半天,两层板之间该用什么连接器,结果最后直接用了排针排母,双排针固定比较结实,然后标准排针排母组合之后的高度刚好可以放下DIP芯片加芯片座,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。唯一的缺陷就是两边和后边露出的排针都有高压电……下边也有……
第一版的pcb在电路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……实际返工的原因是in16引脚的焊盘孔径画太小了,在第一版焊完元件插管的时候可能是把管子搞漏气了两根……(真败家)后来找人买了一堆航空针,以为能解决这个问题了,没想到啊……招来了更大的麻烦……首先焊航空针就摆了我一道,焊到一半发现有一根针扎我手上了???然后焊完针插管子的时候掰断了两根针……插完上电发现又灭了一根……内心十分崩溃
第一版的内容大概就是这样了吧,以后有空再写第二版的内容(估计是很久以后了23333)